近年来,开江县高度重视和科学谋划科技型企业雁阵梯队发展,分别在夯实基础、管理服务、搭建平台上发力,助力开江县科技型中小企业达到73家、高新技术企业达到25家、省级创新平台达到2家,助力企业盼“高”创“新”。
一、在夯实基础上发力,激活主体原动力
一是分层分类建库培育。常态化、长效化开展实地摸排走访工作,深入挖掘全县科技企业申报源头,分层分类建立创新主体申报库、预备库和培育库,通过主题培训、现场指导、专群沟通等方式逐家辅导提升,做到挖掘一家培育一家,成熟一家申报一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达73家、高新技术企业保持保有量25家,瞪羚企业1家(已通过现场核验)。二是用足用好科技政策。出台《关于进一步支持科技创新若干政策措施》等政策,以政策牵引在库企业加快创新产出。三是做深做精指导服务。聚焦主体资质申报、科创载体建设、高投项目提速等工作,建立“一企一策”,开展常态化跟踪服务;针对研发费用归集、行业技术需求等问题短板,邀请省市专家团开展集中授课20余次、在线问答60余次和逐家研判70余次,为73家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专业化”“定制化”“链条化”服务。
二、在管理服务上发力,统筹下好“一盘棋”
部门协同抓落实。建立健全多部门联动机制,及时协调解决企业发展的难点堵点,共同推进瞪羚企业等创新主体培育工作,在全县形成齐抓共管的浓厚氛围。纵向联动抓监管。贯彻省市专项自查工作,常态化开展科技企业项目自查15次,督促企业在实施科技项目过程中及时反馈整改说明表,把实地检查的“问题清单”转化为主体发展的“成效清单”。做好摸排调研、惠企服务和政策指导,聚力推进优质企业培大扶强。年均开展科技助企服务500余次,持续释放政务服务乘数效应。
三、在搭建平台上发力,融合创新产业链
主抓特色产业聚链成群。支持领军企业申报省市科技创新平台4家,以开放共享科研设备、共建联合研发中心和申报科技计划项目等形式促成各类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深入实施研发机构覆盖提升行动,鼓励信连科技、莉丰电缆、领飞高分子等去特积极整合研发场地、配备专职研发人员和研发专用设备,释放研发潜能。全县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机构设置率达26.8%。深抓产学研合作提速进阶。县内校企合作的川大-江天玻璃盖板研究中心、沈阳化工-淙城老窖白酒联合研发中心、水产研究院、食品工业研究院等为解决主导产业共性难题发挥作用,切实把创新潜能转化为企业竞争优势。鼓励企业与高校院所深化产学研合作,靶向攻克一批“卡脖子”技术难题。